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左)赴上海期貨交易所考察。(新華社)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十一月廿八日至廿九日在上海考察研究,先後檢視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科技創新成果展、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大陸官媒表示,習近平在中共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點進行考察,是爲釋放出金融要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等重要訊號。
習近平自中共十八大以來,已六次到上海考察調研。最近一次是三年前的二○二○年十一月考察浦東。南華早報報導指,自二○二○年新冠疫情爆發及二○二二年上海疫情封城數月以來,習近平首次到訪這個大陸商業重鎮。
新華社報導,他此行鍼對深入研究金融、科技和民生工作,釋放出幾個訊號:一是金融要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二是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三是城市建設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報導並指出,「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是習近平對上海一以貫之的要求。
報導提到,習近平此行第一站即到上海期貨交易所考察,從時間上看,是在中共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後不到一個月,顯示出對推動大陸金融高品質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重視與期望。
上海期貨交易所位於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城,二○○七年習近平擔任上海市委書記時就曾到上海期貨交易所考察。當時中國期貨市場還是個新事物,如今已在亞洲乃至全球市場具有舉足輕重地位。上海期貨交易所自一九九九年設立以來,期貨選擇權品種已從三個發展到卅二個。
報導稱,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是習近平對大陸金融高品質發展的要求。此外,爲凸顯科技創新對於高品質發展的支撐,習近平此行亦前往位於張江科學城的上海科技創新成果展視察。習近平曾在今年大陸全國兩會上強調,大陸「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關鍵看科技自立自強」,必須緊緊扭住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這個「牛鼻子」,以科技創新推動高品質發展。
報導表示,從金融、科技再到民生,習近平此次上海行表明,要「從高品質發展到高品質生活,這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題中應有之義」。